《九龙图》是南宋画家陈容创作的纸本墨笔淡设色画作,是陈容的代表作,描绘了九条形态各异的龙,或攀伏山岩之上,或游行于云空之中,将龙的种种神态情势刻画得非常生动。整幅画中龙行走方向几乎都是西北,有喻指宋王朝所丧失的西北国土之意。 ![]() 画面以湿墨和重墨润染,托衬出低面虚白的云水和 “龙” 体,继承了李唐、范宽等的墨法,同时又巧 妙地融合了南北宋水墨法的要点。龙与龙之间虚实相映、动静结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九龙图》前后均有作者的题记,诗、书、画结合,是文人画与宫廷绘画过渡型的重要代表,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它也成为了后续艺术家们画龙的经典范式,甚至对日本的龙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九龙图》不仅是绘画艺术的巅峰,更成为中国 “龙文化” 的视觉象征,其对龙的形态刻画(如鳞片的层次感、云雾的水墨渲染)、动态把握(如腾跃、蛰伏的张力),成为后世画龙的 “教科书”。这种文化影响力的稀缺性,使其超越了普通艺术品的范畴,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 是皇权与祥瑞的象征,而 “九龙” 更因 “九” 为阳数之极,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寓意,历代画家极少敢轻易创作(需符合礼制与身份)。宋代之前,尚无明确的 “九龙” 题材画作传世;宋代之后,虽有模仿者,但艺术水准远不及陈容,且多为单幅小品,而非如此篇幅的长卷。因此,《九龙图》在题材的开创性与完整性上,堪称 “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 宋代陈容《九龙图》,它既是南宋绘画的瑰宝,也是中国龙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其稀缺程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古代绘画中都属罕见,因此被学术界与收藏界誉为 “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
来自:
互联网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