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著名紫砂壶收藏大家卢坤女士,自幼喜欢国学文化,从小就有一个收藏文玩的古董梦,其家里收藏了很多名家的紫砂壶和套组。其中有一把葛岳纯,顾景舟与徐悲鸿联合制作的半月龙珠紫砂壶甚是精妙。在众多紫砂壶收藏爱好者的呼吁下,卢女士最终决定将这把罕有的紫砂壶拿出来展示,此举在紫砂壶收藏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据卢女士介绍,其家族收藏的紫砂壶不下百件。她自幼受家族熏陶,喜爱紫砂壶,热爱紫砂文化。尤其被紫砂七老的制壶匠心精神和其开拓创新奉献的文化底蕴深深感动。带着对紫砂壶文化的深深敬意和热爱,卢女士持续收藏至今已有 30 余年。他视壶如知己,并且经常熬夜养壶,有时候烫伤手指却浑然不知,自喻自己为壶痴,并铭:我知壶冷暖,壶懂我悲欢!家中的紫砂壶琳琅满目、各有特色,而此次展示的半月龙壶更是家族收藏中的精品。 ![]() 卢女士表示自己喜欢交朋友,拿出这把壶展示,一是为了让其风采重现,二是想借此结识有共同爱好的壶友,一同交流学习。毕竟女性紫砂壶收藏家较少,收藏之路困难重重,一路走来着实不易。 在江南水乡宜兴的巷陌深处,往往藏着令人惊喜的文人雅事。卢女士珍藏的这把葛岳纯制紫砂壶,便是将三位宜兴籍艺术大师的才情熔铸于方寸之间的雅物。 ![]() 当手指轻抚壶身,能感受到葛氏抟泥的温润、顾老制盖的匠心以及徐公画马的潇洒。壶底墨色流淌处,徐悲鸿所绘奔马四蹄生风。仔细观察鬃尾飞扬的笔触,可见画家于壬辰年春回故土宜兴,与顾景舟、葛岳纯相聚甚欢,共创此壶。这种将书画艺术与紫砂器型完美融合的创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更像是文人相惜的密码。 ![]() 葛岳纯作为承袭古法的制壶名家,特意在壶身留白处精心设计凹陷,让徐公墨宝与紫泥肌理相映成趣。轻启壶盖,“瘦平” 二字赫然入目。顾大师的篆刻刀工精湛,在直径不足三公分的壶钮上,将金石之气收敛得恰到好处。据宜兴陶博馆档案记载,顾老晚年尤爱为同乡作品配盖,视此为艺坛知音的雅事。这把壶盖与壶身的泥料色泽浑然一体,若非半个世纪的氧化包浆作证,几令人疑是原配。 在窑火明灭的丁蜀镇,三位艺术家的生命轨迹或许曾在某个春日重叠。徐悲鸿写生太湖时带走的紫泥笔洗,顾景舟工作室里悬挂的奔马拓片,葛岳纯茶案上翻阅的《悲鸿墨韵》,这些碎片拼凑出上世纪宜兴文人圈的独特生态。他们以紫砂为媒,将绘画、篆刻、陶艺编织成江南特有的文化经纬。 ![]() 如今,这把承载着三重匠心的紫砂壶正在寻找新的知己。卢女士常在周末于广东茂名的茶室静候,看着沸水注入时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壶身的墨马,恍惚间似见三位大师跨越时空对坐饮茶。若有同好驻足赏析,她总会轻转壶身展示底款。 卢女士的收藏之路堪称传奇,作为茂名市紫砂壶女性收藏界第一人,她的收藏作品件件经典。她的心愿是在茂名建立一座紫砂壶博物馆,向大众弘扬中国的紫砂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紫砂壶,让紫砂壶文化永流传,这份心境着实令人钦佩。 |
来自:
互联网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