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西南地区货币流通长期混乱,既有传统银两、制钱,又有墨西哥鹰洋、香港银元等外来货币,“成色不一、折算复杂” 严重阻碍商贸发展。云南造币厂试铸币(1907 年)的出现,是清政府推行 “废两改元” 的关键实践 —— 其 “库平七钱二分” 的标准化重量、88%-90% 的固定含银量,打破了此前 “银锭成色凭经验判断” 的落后模式,为后续全国统一银元形制提供了边疆样本。 试铸过程中对模具压力、尺寸精度的反复校验,更体现了从 “手工铸币” 向 “机器标准化生产” 的技术转型,是中国货币近代化的核心节点实物。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清廷颁布《整顿圜法章程》,要求各省设立造币厂统一铸币。云南作为西南边疆省份,克服交通不便、设备采购(从德国进口造币机器)、技术人员匮乏等困难,于 1907 年成功试铸银元,试铸币的存在直接印证了地方对中央币制改革的积极响应,反映出清末中央与边疆在经济治理层面的协同性,为研究清末中央集权与地方行政的互动提供了珍贵物证。 ![]() 19 世纪末,墨西哥鹰洋因成色稳定、形制统一,占据中国西南货币流通市场的 70% 以上,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据《云南金融史》记载,1900-1905 年云南年均外流白银超 200 万两)。云南试铸币以 “本土银元替代外来银币” 为目标,其设计,不仅在功能上与鹰洋对等(同等重量、成色),更在文化层面强化了本土货币的主权属性,是抵御外来经济渗透的战略举措,试铸币的稀缺性恰好反映了这一防御实践的初创阶段特征。 云南造币厂全套设备从德国柏林造币厂引进(包括蒸汽动力铸币机、模具雕刻机等),试铸币是这些设备调试与技术磨合的 “直接产物”。其 “镜面底版”(经机器精细打磨)、“深峻纹饰”(高压力模具压制)、“规整齿边”(机器滚压成型)等工艺特征,完全区别于传统宝云局的手工铸钱(砂型铸造、纹饰模糊),是德国先进造币技术在华落地的 “首次试验成果”。 ![]() 为掌握德国设备操作,云南造币厂聘请德国技师(如汉斯・穆勒)指导,同时培训本土工匠(据《云南造币厂档案》记载,首批培训工匠 56 人)。试铸币的工艺细节(如 “光绪元宝” 楷书的笔锋处理、“坐龙” 鳞片的本土化改造 —— 体现了外国技术与本土工匠经验的融合:德国技师负责设备调试与模具设计,本土工匠则根据西南市场对货币的使用习惯(如更耐磨的齿边、更清晰的文字)进行微调,试铸币成为这种 “技术协作” 的实物见证,填补了中国近代造币技术史中 “中外协作” 环节的研究空白。 试铸币背面 “坐龙”(象征清朝皇权)的设计,具有明确的民族认同构建意图。云南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汉、彝、白、哈尼等),试铸币通过统一的货币符号,将 “国家认同” 植入日常经济生活,据 1909 年《云南通志》记载,“各民族商户均认可银元为官方货币,交易纠纷较此前减少 60%”,试铸币作为这一认同构建的 “物质媒介”,反映了清末边疆治理中 “文化整合” 与 “经济统一” 相结合的策略。试铸币作为这一行政命令的 “前置实物准备”,也是见证了中央对边疆行政管控的强化。 该件藏品目前已被香港中信国际集团拍卖有限公司大陆征集处 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洛阳嘉澜拍卖公司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拍卖公司,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洛阳嘉澜拍卖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树立了艺术品拍卖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拍卖企业领导者,洛阳嘉澜拍卖助力客户,把握艺术品变革,构建艺术品征集拍卖一站式平台。 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拍卖企业,秉承“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的理念,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拍卖体验! |
来自:
互联网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