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的银两制度和制钱制度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货币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对统一、规范货币的需求更为迫切。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开始筹备建立现代造币厂,引入西方先进的铸币技术,四川省造光绪元宝试铸币应运而生。 1896 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向朝廷奏请开办四川造币厂,得到批准后,随即与美国汉立克纳浦公司签订合同,购买铸币设备和聘请技术人员。1898 年前后,造币设备陆续运抵成都,四川造币厂开始进行试铸工作,四川省造光绪元宝试铸币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四川地区货币铸造正式开启了从传统手工翻砂铸造向现代机制铸造的转型之路,是四川货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按照清朝前期的制度,货币铸造权由中央政府严格掌控,地方不得擅自铸造货币。但到了晚清,由于中央财政困难,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减弱,地方督抚纷纷奏请自行铸造货币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四川造币厂的建立和试铸币的铸造,虽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批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试铸币的规格、图案设计等方面,既遵循了中央政府对货币的一些基本规定,又融入了地方的特色。 同时,试铸币在铸造过程中还面临着中央政府币制统一政策的影响。当时户部(后改为度支部)一直在推行币制统一,试图将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1898 年试铸币铸造完成后,因模具锈蚀等原因,并未立即正式投产,直至 1902 年才用新模重启铸造。这一 “试铸 - 搁置 - 重启” 的过程,正是中央政府币制统一政策与地方自主铸币需求之间矛盾的体现。 ![]() 在正面图案设计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文字书法艺术,“光绪元宝” 四字为楷书字体,字体端庄秀丽、笔力遒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方的 “四川省造” 字样和下方的 “库平七钱二分” 重量单位,明确了钱币的铸造地点和重量规格,符合中国传统货币的标识习惯。 在背面图案设计上,則引入了西方的浮雕技法和装饰元素,中央的蟠龙图案虽然是中国传统的龙文化符号,但采用了西方的立体浮雕工艺进行雕刻,使得龙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背面还铸有英文,这些英文标识不仅方便了国际贸易中的货币识别和兑换,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货币设计的影响。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试铸币在铸造工艺上,全面引入了西方先进的机制铸币技术,与传统的翻砂铸币技术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 首先,在模具制作方面,聘请了美国费城造币厂的首席雕刻师查尔斯・巴伯设计钢模。巴伯拥有丰富的铸币模具设计经验,其设计的钢模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浮雕技法,使得试铸币的图案更加精美、立体。币面上的文字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等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字口峭立,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背面的蟠龙图案更是栩栩如生,龙鳞排列整齐、锋刃分明,龙的姿态威严雄壮,展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这种模具制作工艺,彻底改变了传统翻砂铸币模具粗糙、图案模糊的弊端。 其次,在铸币设备方面,从美国进口了先进的蒸汽动力铸币机,取代了传统的手工铸币工具。这些铸币机具有压力稳定、生产效率高、铸币质量好等优点,能够保证每一枚试铸币的重量、尺寸、成色都更加均匀、准确。在铸造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铸币压力和温度,使得试铸币的金属密度更高,质地更加坚硬,大大提高了货币的耐磨性。 ![]()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试铸币通过将中国传统的文字、图案与西方的铸币工艺、装饰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杰出代表。试铸币的出现也是标志着中国货币铸造从传统手工翻砂铸造向现代机制铸造的转型,是中国货币制度近代化的重要开端。 此外,四川省造光绪元宝试铸币在百年的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其表面的包浆、磨损痕迹等都记录了岁月的沧桑。每一枚试铸币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该件藏品目前已被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洛阳嘉澜拍卖公司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拍卖公司,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洛阳嘉澜拍卖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树立了艺术品拍卖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拍卖企业领导者,洛阳嘉澜拍卖助力客户,把握艺术品变革,构建艺术品征集拍卖一站式平台。 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拍卖企业,秉承“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的理念,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拍卖体验! |
来自:
互联网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