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那本边缘磨出毛边的蓝色邮册时,指尖先触到了封皮上翘起来的明星贴画 —— 胶痕已经泛白,画里的古装姑娘鬓角还沾着当年不小心蹭上的铅笔灰。这本跟着主人搬过三次家的邮册,像个被时光揉皱又仔细展平的纸盒子,里面装着的不只是邮票,是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一个普通人把 “日子里的光” 攒起来的模样。 封皮上那枚《风筝》特种邮票,是 1980 年主人攥着妈妈给的 8 分钱,在邮局柜台踮着脚换来的。那天是清明,胡同里的孩子都举着风筝跑,他攥着这枚印着 “龙头蜈蚣” 的邮票往家跑,风把邮票角吹得卷起来,他忙把它按在手心 —— 后来这枚邮票成了邮册的 “开门客”,旁边还贴了张当年自己画的歪歪扭扭的风筝涂鸦,铅笔印子已经淡得快要看不见了。 ![]() 翻到第二页,最先撞进眼里的是那枚 8 分的 “黑猫邮票”。主人后来在邮册扉页写过,这是 1982 年他生病时,同桌偷偷塞在铅笔盒里的。那时同桌说 “黑猫能抓坏运气”,他把这枚邮票夹在枕下,烧退了之后,赶紧把它粘进邮册,连带着同桌画的 “小猫钓鱼” 火柴盒贴画,也一起挤在旁边。现在看这枚邮票,黑猫的绿眼睛还亮着,像能看见两个趴在课桌上偷偷笑的少年。 再往下翻,是夹着透明胶带的《中国兰花》邮票。1981 年这套邮票发行时,主人的外婆正住院,他每天放学去医院,都攥着一枚新换的兰花邮票,坐在病床边给外婆念邮票上的说明:“这是墨兰,叶子长,花是紫的。” 后来外婆把吃剩的橘子瓣塞给他,说 “等花开了,咱们把邮票摆成一束花”。现在这几枚兰花邮票旁边,还粘着一片当年从医院花园捡的玉兰花瓣,花瓣早成了脆生生的褐色,却还留着点若有若无的香。 ![]() 邮册里最 “热闹” 的一页,挤着战斗机邮票、长城邮票和印着彩虹的纪念票。1985 年主人上初中,教室后墙的黑板报写着 “国防科技”,他把那枚 20 分的战斗机邮票贴在笔记本里,上课偷偷拿出来看,被老师没收过一次,后来软磨硬泡要回来,赶紧粘进邮册,旁边还抄了课本里的句子:“飞机是银鹰,飞在云上面。” 旁边的长城邮票盖着模糊的邮戳,日期只剩 “1986.10”,那是他第一次给笔友寄信,邮票贴上去的时候,他对着信封哈了口气,好像这样信就能飞得快一点。而那枚彩虹票,是 1990 年北京亚运会时买的,那天电视里播着开幕式,他攥着这枚票跑到楼顶,真的看见天上挂了道彩虹,回来就在票旁边写了 “今天的彩虹和邮票一样”。 连邮册里的 “不完美” 都藏着故事:有的邮票边角缺了块,是当年夹在字典里被书页啃的;有的盖戳盖到了图案上,是邮局叔叔那天急着下班的 “手滑”;还有枚印着古建筑的邮票,背面粘着半块糖纸 —— 那是 1992 年他攒够钱买邮票后,奖励自己的水果糖,糖吃完了,糖纸舍不得扔,就跟邮票粘在了一起。 ![]() 现在再翻这本邮册,纸页已经发脆,邮票的颜色也淡了些,可每次指尖碰到那些磨旧的边、泛白的胶痕,都像能摸到当年的温度:是攥着 8 分钱的手心汗,是同桌塞邮票时的体温,是外婆病床边的橘子香,是站在楼顶看彩虹时的风。 我们现在习惯了在屏幕上滑过千万张图片,可这本邮册里的每枚邮票,都是 “慢下来” 的证据 —— 等一封信要等一周,攒一枚邮票要攒几天,把喜欢的东西妥帖收起来,要花上大半生的时间。它不是什么昂贵的藏品,是一个普通人把 “平凡日子里的小欢喜”,一枚一枚,钉在了时光里。 ![]() 该件藏品目前已被香港亞細亞拍卖有限公司大陆征集处 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详细信息了解藏家鉴赏可以联系。河南洛阳嘉澜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公司,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洛阳嘉澜艺术品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树立了艺术品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企业领导者,洛阳嘉澜艺术品助力客户,把握艺术品变革,构建艺术品征集销售一站式平台。 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艺术品平台企业,秉承“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的理念,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体验,以及强大的艺术品大数据基础设施与行业艺术品金融解决方案。 |
来自:
互联网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